Search

兒物 X 薰鮭魚採訪手記 週四專欄 ep10

婚姻進階班│#薰鮭魚親子丼
  • Share this:

兒物 X 薰鮭魚採訪手記 週四專欄 ep10

婚姻進階班│#薰鮭魚親子丼

隨著身邊朋友紛紛結婚生子,聚會不若過去自由鬆散,能一塊兒坐下來喝杯茶、吃火鍋,把握時間更新近況,實屬不易。沒想到,最近出現主題為「說老公壞話」的聚會,一群太太坐下來為婚姻思考更好的出路,想想好像蠻感人的?

那天,友人T率先發球:「生孩子前,每個人的老公都很不一樣,為什麼有孩子後,都變成同一個討人厭的模樣?」罪狀諸如不耐煩、腦袋破洞、力不從心、懶散、忘記有小孩、思考單位還是兩個人……晚到的我接上這個話題,覺得有點太新鮮得好笑。我們試著不數落,而是討論如何應對、溝通,好讓自己少翻些白眼,也讓還算新的婚姻別那麼快看到盡頭。

過程就不贅述了。覺得有趣的是,男女大概真有其原廠設定。以有無孩子為分水嶺,女人常過分認真,無意卻無法控制地往老媽子前進;男人可能真有bug,需不斷程式更新才有救(二者並非無回頭路,只是那是另一題了。)對,這話很不政治正確,也隱含性別歧視,我只能說孩子改變的幅度不是一般人能想像,性別平權懂再多,根本很難落實。現在的我,巴不得老公是十項全能的超級英雄,讓我傻傻地崇拜呢。

倒也不是老公們很差,甚至,聽完大家的故事,還是覺得我老公蠻棒,只是對上升處女的我來說,好永遠可以更好(老公表示想逃)。曾幾何時,我們也青春可人、溫柔優雅,淪落成張牙舞爪又疲憊的巫婆,說到底,多是情緒勞動惹的禍。

前陣子看到《拒絕失衡的「情緒勞動」》的書摘:
❝家裡牙膏、衛生紙快用完了,牛奶快喝光了,只有妳注意到;
安排家人的行事曆、親友聚會、歡樂時光,是妳的責任;
妳要照顧並肯定家人的情緒,同時還得控制自己的情緒……
妳是不是已經快要受不了?
但不管妳想不想做,還是只能默默繼續做;因為如果你不做,沒有家人會自動去做,你想請人分擔,想到還要好聲好氣地拜託別人就更累。❞

一陣雞皮疙瘩,差點抱著手機說謝謝,爆炸的小宇宙被理解、被安撫了。很多時候,負面情緒不是源自另一半不肯做或臭臉做,而是什麼都要你開口,他才會做。

「要幫他OOO嗎?」、「為什麼連這個也要我說?」這就是癥結,就算另一半認為被耳提面命無妨,也樂意學,一旦說者主動講出口,它就成了一個請求,「請求」這個動作本身就是一個姿態,包藏著委屈、尊卑,而「委屈」在關係中十分要命。天知道我有多恨這種請求感,那就是一種額外的情緒勞動!我好累我可以不要說話嗎?你可以學會讀心嗎?累積下來,足以構成無以名狀的憤怒和歇斯底里,破壞婚姻和諧。

現在的我,時而忿忿不平,時而又幸福感很重,有可愛的兒子、任勞任怨的好脾氣先生,充滿了愛的能量,還有什麼好埋怨?

我不知道,只隱約覺得,也許「知足」是一種自我的保護機制,讓一切不往更糟的方面去。不是說厭倦婚姻或不愛了,更不是指責男人承擔得不夠多,只是希望哪天,女人可以停止操心一切,放空一兩天也好。

我到現在還不敢看《婚姻故事》,深怕太赤裸而重傷;光是親自經歷這些心情轉折,直面婚姻的真實,就足夠我暗自高潮迭起。我不反對人家說吵吵鬧鬧才叫日子,但可以清靜點,還是清靜點好。

我相信,我還沒走到婚姻魔王高級班,可能是長輩照顧問題、孩子大了後的教養等,但還沒有孩子的夫妻,真的別說懂婚姻,你們都還在快樂的基礎班。套一句同為新手媽媽的友人所說:「人家說有孩子後,婚姻容易觸礁,後來才發現,礁就是先生本人啊!!!」是不是不懂?沒關係,你之後就懂了。

問我若能重選,還會結婚生子嗎?會。因為人就是犯賤,這般走走停停、起起伏伏,抑揚頓挫的日子,說實在很有活著的感覺。

撰文、照片提供:薰鮭魚

薰鮭魚│斜槓到不行的地方媽媽,育有一兒豬寶。正職網路媒體總編輯,兼差各類文字工作,偶爾韓貨連線,夢想開奶茶廳。專業是文字,專長是把小孩養得很大;例如身高PR97的豬寶,和家裡那隻體重上看13公斤的肥貓。生活有時很像鬧劇,可能老公太像諧星, 薰鮭魚的採訪手記、豬寶的IG: zubaobaoyuan,歡迎光臨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兒物,顧名思義即為兒選物,這可能是當家長一輩子的課題,所以我們想做一個時髦又實用的日常製物・選物品牌,希望提供愉快的購物經驗,或忙得要命生活之餘的喘息服務。
View all posts